第18章(第1页)
-----------------------pa40-----------------------
4立。
&rdo;《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孔子都向学生传授。
尤其可贵的是,孔子在教育内容中排除了天命鬼神等迷信色彩的5内容:&ldo;子不语怪、力、乱、神。
&rdo;&ldo;未能事人,焉能事鬼?&rdo;&ldo;未知生、6焉知死?当然,孔子的教育内容也具有严重的缺陷,一是忽视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二是鄙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归纳为四点:第一,立志乐道。
就是要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解决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第二,自省自克。
要善于自我省察,自我克制,一方面是,&ldo;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1内自省也&rdo;,另一方面,&ldo;克己复礼&rdo;,视、听、言、行都要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第三,身体力行。
也可以说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道德修养要成于内而形于外,道德水平的高低要通过行动来检验。
第四,改过迁善。
孔子认为完美无缺的人是罕见的,克服缺点与发扬优点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这里的关键是对待缺点、错误的态度。
有的人文过饰非;有的人,有了缺点不怕别人知道,决心改正,不再重犯。
孔子关于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可以概括为如下四项主要原则:第一,因材施教,第二,启发诱导,第三,学思结合,第四,博约兼顾。
孔子以自己40余年的教师生涯和亲身体验,提出许多关于教师修养的意见,值得后世教师借鉴。
第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第二,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第三,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孔子特别强调教育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作为学生的表率。
他说:&ldo;其身正,不令则行;其2身不正,虽令不从。
&rdo;&ldo;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rdo;3墨子也是私人讲学的大师,他所创立的墨家学派,与孔子的儒家学派并称为&ldo;显学&rdo;。
墨子的教育思想不像孔子那样系统完整,但所提出的许多见解却是相当深刻和精辟的,同样丰富了古代教育思想。
墨子很重视教育,希望用&ldo;上说下教&rdo;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他把&ldo;有道者劝以教人&rdo;作为三大治国的措施之一,极力反对&ldo;隐慝良道不1相教诲&rdo;,认为&ldo;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rdo;。
关于教育目的,墨子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ldo;贤士&rdo;,主要标准是&ldo;兼爱&rdo;,所以有时称作&ldo;兼士&rdo;,就是&ldo;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rdo;的人。
不仅要&ldo;厚乎德行&rdo;,还要&ldo;辩乎言谈,博于道术&rdo;,肯于牺牲自己以成人之急。
为了培养&ldo;贤士&rdo;,在教育内容上,除了以&ldo;兼爱&rdo;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外,还注意对自然科学、生产技能、4《论语&iddot;季氏》。
5《论语&iddot;述而》。
6《论语&iddot;先进》。
1《论语&iddot;卫灵公》。
2《论语&iddot;子路》。
1《墨子&iddot;尚贤》。
-----------------------pa41-----------------------
军事知识和技能、论辩才能的研究和训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