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道子乱政(第2页)
然郡守长吏,多为道子所树立;既为扬州、总录,势倾天下,朝野辐凑;其必又有构之于帝者势也。
时帝所任用者,为王恭、(后兄,时为中书令。
)殷仲堪、(尚书仆射,领吏部。
)王珣、徐邈、(为中书舍人,迁散骑常侍。
)郗恢、王雅等。
(雅为丹阳尹。
《王珣传》云:“时帝性好典籍,珣与殷仲堪、徐邈、王恭、郗恢等,并以才学文章,见昵于帝。”
盖帝所好者多文学之才,非经纶之器,故任之以事,多见覆餗也。
《王国宝传》云:“王雅有宠,荐王珣于帝。”
)中书郎范宁,国宝舅也,深陈得失。
帝渐不平于道子,然外每优祟之。
宁劝帝黜国宝。
国宝乃使陈郡袁悦之,(为道子所亲爱者。
)因尼支妙音,致书大子母陈淑媛,说国宝忠谨,宜见亲信。
帝知之,讬以他罪杀悦之。
国宝大惧,遂因道子谮毁宁。
帝不获已,流涕出宁为豫章大守。
(豫章,见第三章第九节。
)《王恭传》言悦之之诛由于恭。
(《王恭传》作悦,盖其人名悦,字悦之。
六朝人多以字行,史所书者,亦名字不一也。
)盖至是而主相之衅成矣。
《道子传》言:道子为皇大妃所爱,(孝武及道子母李氏,本出微贱。
孝武即位,尊为淑妃。
大元三年,进为贵人。
九年,又进为夫人。
十二年,加为皇大妃。
十九年,乃尊为皇大后。
)亲遇同家人之礼,遂恃宠乘酒,时失礼敬,帝益不能平。
博平令闻人奭上疏,(博平,汉县,今山东博平县西北。
)言茹千秋罪状。
又言尼姏属类,倾动乱时。
谷贱人饥,流殣不绝。
权宠之臣,各开小府,施置吏佐,无益于官,有损于国。
疏奏,帝益不平,而逼于大妃,无所废黜。
其实当时大阿已有倒持之势,亦非尽由大妃之逼也。
帝乃“出王恭为兖州,(大元十五年二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