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第3页)
这件事结束以后,梁应物给x机构写了一份详尽的报告。
我看了几眼,里面说到欧姆巴是一种能够通过未知方式随时组合的生物群。
分散的时候,可能只是单细胞生物,而组合起来的时候,可以比航空母舰更大上千倍,并且可能又惊人的智慧。
而现在这种生物已完全成长,不再需要苯乙烯,至于其以什么为食,则是未知。
梁应物私下告诉我,生物界有很多昆虫,其个体无智慧可言,但群体生活时,却会形成一种群体智慧,使个体分工合作,让种族生存下去,这是千百万年进化的产物。
而欧姆巴的智慧和群体智慧很像,只不过要更高级得多。
后来我把这件事告诉王亮,他竟然叹息当时自己不在那巡逻艇上,真是个不知死活的家伙。
他对我说,欧姆巴把我们救起来是报恩,毕竟当初让它回到大海的是我们。
我想这很有可能,而同船的其他人,目前还是失踪人口。
一次化工品泄漏竟然在千里之外造就了这样一种生物,最后又回到发源地完全成长,任何有想象力的人都始料未及。
两个星期后别人请我去三甲港海滨浴场游泳,我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想到每一滴海水里都可能存在这欧姆巴,不由得不寒而栗。
还有一件事,当时把我们救上来的油轮,其声纳系统没有探测到前方有任何东西。
而梁应物后来又告诉我,当时大气层外的军事监测卫星并没有在这一带发现异常,虽然照理说这么庞大的生物,事不可能逃过这些鹰眼的。
这使得机构对他的报告表示怀疑。
那多六、夜半深渊这一篇手记,最让我惊讶的不是所谓的海中霸王欧姆巴,而是梁应物。
三篇神秘手记中,目前为止可以肯定确有其人的,一个是第一篇手记中的“冯立德”
,也就是现实中的徐先,尽管名字不同,但此二人应为一人无疑,可能是为了避讳所以改了名字;第二个就是梁应物。
奇怪的是,这位高中好友却未被改名,难道徐先要避讳,梁应物却不用?更奇怪的是,梁应物明明是复旦生物工程系毕业,毕业后又留洋镀了层金,拿到了哈佛生命科学博士和斯坦福核子物理硕士,其间只花了不到四年的时间。
而这篇手记里却说他是复旦生物化学系毕业,且毕业就留校。
如果说这算是一种对当事人的掩饰,那么这篇手记居然大胆到把梁的x机构研究员的身份曝光,还写清楚梁的名字,对其履历的故意写错又有什么意义?
另外,梁应物的家里很有钱是没错,但他在曲阳附近有房子吗?我怎么不知道?
不对头的地方实在太多。
到目前为止,我相信这三本手记的出现必然有其背后的用意,那么对其中记载的特异之处,也就不能等闲视之,猜不透用意,不等于没有用意。
难道说,这件事,还会牵扯到梁应物?
念及此,我毫不犹豫就拨通了梁应物的电话,从收到第一本手记起,我就和梁应物不断聊起这件事,只是后来长时间没有进展,这家伙自己的事又极多,他也逐渐不再关注。
而现在有了新进展,又与他有关,当然要把他叫来一起分析,在这方面,他的眼界比我广,思路比我清楚,知道的内幕比我多,我唯一能胜过的,大概只有想象力了。
更何况,这篇手记居然把x机构的存在公诸于世,登这篇手记的时候,《萌芽》的销量远不如现在大,x机构多半不知道,现在我倒很好奇x机构对此会有何反应,如果能让x机构介入调查此事,凭这个神秘地下机构的庞大势力,怎么都不可能劳而无功。
手机关机,家里是留言电话,学校里说他请了一个星期的假。
看来梁应物又“出任务”
了。
这世界看似每天正常运转,背后的暗流涌动,不是梁应物这类直面真相的人,是决计感受不到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