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4页)
您还没明白爷为何明知您和爹都不乐意,还想压着做这门亲事。
他啊,是怕廷恩将来容不下小姑一家。”
小曹氏有点困惑,“这都认到亲戚名下,廷恩一贯孝顺你爷,又是个大方的,不过是日后打发点银子罢了,有甚容不下的。”
李珍珠玩味的笑,提醒小曹氏,“大方是大方,可您别忘了,当年珏宁的事儿,还有草儿和心儿他们在小姑手上吃的苦头,范氏还想把草儿和心儿卖到那种地方去给四叔还债呢。”
小曹氏心里咯噔一下,犹疑的问,“可当年是你四叔欠的债,廷恩这些年还人参灵芝的给养着,再说范氏,死前可花了不少银子,就是顾氏那时候使劲叫嚣说要卖人,不是一直活蹦乱跳的,全家搬到西北来也没落下她。
廷文廷璧他们,廷恩还请了先生仔细教导着。”
“四叔欠债,范氏想要卖草儿她们去下九流的地方换银子还债,李芍药和四婶帮着说话。
面上看着这些年是没什么,可娘您仔细想想……”
李珍珠压低声音,“四叔年纪轻轻就瘫痪在床人事不知,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偏偏廷恩做主把人参灵芝当水一样给他灌下去,让四叔就是想死都死不了。
范氏先是中了风,后来廷恩又把大姑姑弄回来给她侍疾,别人我是不知道,大姑姑的性子您还不清楚,您想想那些日子范氏的模样,后来范氏又是死的如何凄凉?再说三婶罢,她面上日子看着是过得好,可当初小顾氏玩心眼巴上三叔,只要廷恩一句话,小顾氏就进不了门,偏偏廷恩什么话都不说,由着爷发火把家分了。
自那以后,您看三婶,没有一日过上清净日子,她又不是小顾氏的对手,连娘家人都不帮着她。
小顾氏生了个儿子日子越过越好,三叔整天歇在那边。
三婶呢?只能守着廷璧,天天疑神疑鬼的,以为有人要害她,就是到您这儿,都左顾右盼的。
至于李芍药,难不成您以为当年爷是没头没脑的就把人嫁到范家去?”
不嫁到范家,怎会有后头一连串的事情。
小曹氏听着听着背上就有了一层薄薄的汗,摘了额头上的帕子,又让人端了三个炭盆出去。
李珍珠笑道:“娘,康成一早就说过,任你千般手段,都万万不要在廷恩面前耍弄。
廷恩的软刀子,看上去不显眼,真使出来,可不是不能见血的。”
那是把你折磨的生不如死,你还察觉不出来他是在杀你,并且周围一圈的人连同你自己都觉得他对你仁至义尽,厚待有加。
“爷最疼廷恩,可咱们家里,只怕爷也是最能摸到点廷恩真性情的人。”
李珍珠叹息了两声,“只是廷恩心思太深,爷也猜不准,这才想把人许给廷延。
要是许给廷璧他们,别说三婶现在跟半个疯子似的,就是她好端端的,爷也不会答应。
要知道,三叔四叔可都是范氏所出,跟廷恩还远了一层。
爹和二叔毕竟是亲兄弟,廷延又是咱们长房的独子,人一旦进门生个儿子,将来就是看在孩子的份上,咱们也不能不管李芍药一家是不是?”
小曹氏先是被李珍珠说的毛骨悚然,对李廷恩的畏惧陡然涨了一截,再听到后头,已是心里通透。
她猛的一拍巴掌,“指定就是这样没错。”
随即又道:“我管你爷想什么,横竖这门亲事不能成。”
“这您就不必操心了。”
李珍珠笑吟吟给小曹氏剥了个暖洞种出的甜橘,“廷延眼下在滁州,廷恩眼皮子底下。
他要是在沙洲,您以为爷还会把爹叫过去逼着答应。
指不定干脆就把人绑了先生米煮成熟饭。
爷也是没法子,他是知道廷恩肯定不会答应这门亲事。”
小曹氏紧张的拽着李珍珠的胳膊,“廷延可不是他亲弟弟,他真能为了廷延和你爷顶上?”
李珍珠觉得十分无奈,“娘,廷恩对咱们一直可不坏。
要不是范氏他们做的过了火,廷恩根本就不会理会他们。
您自己也说廷文廷璧他都照管呢,您就放心罢。
你看看我和大姐的亲事,廷恩当年可是随便乱定的?”
小曹氏被说的有些安心,只是还有些不放心,喃喃道:“要能有个法子叫廷延一直呆在滁州不回来就好了。”
这回毕竟是他们夫妻两瞒着人将儿子送过去的,要公爹打发人送信去让廷恩把儿子送回来,没有由头,廷恩肯定会答应,这可怎么是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