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东昏时内外叛乱(第1页)
第五节东昏时内外叛乱
永泰元年,七月,明帝崩。
帝长子巴陵隐王宝义,少有废疾,故立次子宝卷为大子。
及是即位,是为东昏侯。
明帝兄始安靖王凤(卒于宋世)。
三子:曰遥光,遥欣,遥昌。
遥光袭爵。
《齐书·遥光传》云:高宗篡立,遥光多所规赞。
性惨害。
上以亲近单少,憎忌高、武子孙,欲并诛之,遥光计画参议,当以次施行。
河东等七王一夕见杀,遥光意也。
遥欣,建武元年,为荆州刺史。
《齐书》本传云:高宗子弟弱小,宝义有废疾,故以遥光为扬州,居中,遥欣居陕西,在外。
(陕西,见第九章第三节。
)永泰元年,以雍州虏寇,诏遥欣领刺史,移镇襄阳,虏退不行。
《梁书·刘季连传》云:(季连,思考子。
思考,遵考从父弟也。
)季连为遥欣长史。
遥欣至州,多招宾客,厚自封殖,明帝甚恶之。
季连族甥琅邪王会,为遥欣谘议参军。
遥欣遇之甚厚。
会多所慠忽。
于公坐与遥欣竞侮季连。
季连憾之。
乃密表明帝,称遥欣有异迹。
明帝纳焉。
乃以遥欣为雍州刺史。
明帝心德季连,四年,(建武。
)以为益州刺史,令据遥欣上流。
盖明帝虽忌遥欣,然任其兄弟久,故未能遽去之也。
江祏者,姑为景皇后,(始安贞王妃追尊。
)少为高宗所亲,恩如兄弟。
高宗之崩,祏为右仆射,弟祀为侍中,刘暄为卫尉,(暄,明帝后弟。
)遥光为中书令,徐孝嗣为尚书令,萧坦之为领军将军,六人更日帖敕,时呼为六贵。
高宗虽顾命群公,而意寄多在祏兄弟。
至是,更直殿内,动止关谘。
帝稍欲行意,孝嗣不能夺,坦之虽时有异同,而祏坚意执制,帝深忿之。
帝失德既彰,祀议欲立江夏王宝玄(明帝第三子。
)刘暄初为宝玄郢州行事,执事过刻,不同祏议。
欲立建安王宝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