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宋治盛衰(第2页)
大宗继祚,弥笃浮侈。
恩不恤下,以至横流。
莅民之官,迁变岁属。
蒲、密之化,事未易阶。
岂徒吏不及古,民伪于昔,盖由为上所扰,致治莫从。”
案治道之隆污,系于君心之敬肆。
高祖以衲衣付会稽长公主,使戒后嗣之奢,已见第八章第一节。
史又言:“上清简寡欲,严整有法度。
未尝视珠玉舆马之饰后庭无纨绮丝竹之音。
宁州尝献虎魄枕,光色甚丽。
时将北征,以虎魄治金创,上大悦,命捣碎,分付诸将。
财帛皆在外府,内无私藏。
宋台既建,有司奏东西堂施局脚床、银涂钉,上不许,使用直脚床,钉用铁。
诸主出适,遣送不过二十万,无锦绣金玉。
内外奉禁,莫不节俭。”
又云;微时躬耕于丹徒,(见第四章第二节。
)及受命,耨耜之具,颇有存者,皆命藏之,以留于后。
文帝幸旧宫,见而问焉。
左右以实对。
文帝色惭。
及孝武大明中,坏高祖所居阴室,(江左诸帝既崩,以其所居为阴室。
)于其处起玉烛殿。
与群臣观之。
床头有土障。
壁上挂葛灯笼、麻蝇拂。
侍中袁,盛称上俭素之德。
孝武不答,独曰:“田舍公得此,以为过矣。”
盖文帝已稍陵夷,至孝武而尽忘其本矣。
(史称文帝性存俭约,不好奢侈。
其邻乎侈者,惟元嘉二十三年筑北堤,立玄武湖于乐游苑,兴景阳山于华林园,史云役重人怨。
然是岁固大有年也。
以视孝武,其奢俭不可以道里计矣。
)至于明帝,则尤有甚焉。
史称其时经略淮、泗,军旅不息。
荒弊积久,府藏空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