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4页)
泰和元年李廷恩起兵,率军攻打至郎威驻守的桉州,不费一兵一卒就被郎威率领城中百姓迎入城中。
郎家世代皆为武将,只是祖上拼杀多年仍无爵位,郎家投靠李廷恩后,郎威,郎怀,郎鼎三兄弟以及郎家其余堂兄堂弟等对李廷恩皆忠心耿耿。
泰和元年九月,郎鼎在平康一战中为保护军中大纛不倒力战而死,郎鼎之妻得知噩耗,当夜就投缳自尽追随而去。
郎鼎膝下长子郎奉不过十四,被李廷恩安排入讲武堂,并做主将启蒙恩师秦先生的孙女秦瑶许给郎鼎,只待秦瑶一过及笄礼就成婚。
郎鼎幼女尚在襁褓之中,被李廷恩认做义女,赐名郎念。
秦瑶自流匪之乱后亲人全失,唯剩下一个胞弟,自小就被李廷恩视若亲妹抚养长大,身份不言而喻。
而郎念成为李廷恩义女时,李廷恩尚未成亲,膝下没有一男半女,即便是义女,郎念以后也会是李廷恩今后事实上的长女。
这两件事,立时便让郎家上下对李廷恩感恩戴德,郎家男儿在战场上自此舍生忘死。
而郎怀作为郎鼎的胞兄,治军才能以前并不如何出众,李廷恩就将其调入金甲卫,负责保护三房的李光宗。
出于各种缘由,在沙洲算得十分能说话的人物,可面对军律司,他一样畏惧的很。
不过这会儿,他也有些故作之意就是了。
常郜并非傻子,当然看的明白,他看了一眼郎怀,拍拍他的肩膀,追上李廷逸的脚步。
郎怀在背后摸摸下巴,嘿嘿笑了两声,吩咐手下的人,“待会儿机灵些,无甚大事就别大呼小叫的。”
他手下带着的金甲卫互相挤眉弄眼的笑。
再说李廷逸骑马径自闯入后院,正要下马进屋,迎头撞上出来的李光宗,他骑在马背上,不情不愿的喊了声三叔,接着目光便落在躲在李光宗背后瑟瑟发抖的小顾氏身上。
他冷冷的哼了声。
小顾氏立时打了个寒噤,拽着李光宗的袖口切切的喊,“老爷。”
这一声老爷唤的百转千折,李光宗心里都化成一滩水,再看李廷逸还骑在马背上俯视自己,眼神跟狼一样,他火冒三丈,怒道:“廷逸,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三叔?”
李廷逸目光冰凉在小顾氏身上绕了一圈,用马鞭子一下下砸着手心,不慌不忙道:“三叔,您这是说的什么话,您是正经长辈,我哪会不敬重您。”
正经两个字被他有意加重了语调。
对上这幅漫不经心的模样,李光宗更气了。
可即便怒火烧心,他亦很清楚,对李廷逸,他着实没办法。
李家可和别的人家不一样。
人家是祖宗传下来的基业,儿孙们自然只有恭顺孝敬的。
李家有今日,靠的全是侄儿李廷恩,他们这些长辈,尊重的时候自然是长辈,要是不把你放眼里,又能如何?自己是三叔不错,李廷逸却是二房的嫡幼子,别说自己这个三叔,有廷恩的庇护,连二哥这个亲爹都管不住。
面上下不来台,李光宗就想赶紧把人打发走,挥挥手,“好了好了,三叔家里有事就不留你了,你上别人家胡闹去。”
“老爷……”
小顾氏没想到李光宗竟如此息事宁人,不甘心的唤了一声后立马就被李光宗的眼神吓住了,登时垂头不敢再开口,捂着脸抽泣。
他这幅作态在李廷逸眼里可算不上什么。
李廷逸一抬马鞭指着小顾氏,似笑非笑道:“三叔,我走倒是没甚么,可今日,这个女人……”
他神色一厉,浑身放出一股逼人气势,“您得交给我处置!”
“老爷……”
小顾氏被这么一吓,尖锐的哭叫起来。
李光宗被她在耳边一喊,又才听了李廷逸的话,再憋不住火气,指着李廷逸骂道:“你这孩子,来我家里闹腾就算了,还要带我的妾走,你,你信不信今儿三叔用家法收拾你。”
越说脸上就越是露出心虚来。
李廷逸斜睨他一眼,懒洋洋道:“好啊,那三叔就先用家法收拾我。
等您出了气……”
他半弯身子,直视着李光宗的眼睛,“侄儿再带这小顾氏去处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