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第1页)
从布线到收绳再到给设备充电,他事事亲力亲为,也经常自己扛着电影镜头上墙拍东西。
临走前,他抬头问:“今天早上的静力绳保护点检查完毕了吗?”
一时间,没有人回答。
潘一格的徒手攀登线路确定了,他们的拍摄方案就也已经敲定,每天都是在固定的拍摄点和上升线路拍摄。
郑成岭每天早上会轮流派人上去检查岩塞和机械塞的牢固程度,再放静力绳。
郑成岭轻轻拍了唐冉亭一下,她才恍然,赶忙应道:“嗯,检查了。”
信任也是门漫长的功课,最近一年,他也在逐渐重新学习信任每一个人。
梁牧也跟她对视半秒,随后点了点头。
“一格,走,咱俩上墙。”
可万万没想到,祸不单行。
拍摄不过一分钟。
潘一格手上镁粉都没蘸多少,就成功且精准地做出“飞天”
。
充满电的c300摄像机开始录制,高清电影镜头下,他的每一滴汗珠都能拍得清清楚楚。
屏幕之后,梁牧也轻轻叫了声“好”
。
可还没等他再调整拍摄位置跟进,就感到顶端静力绳一阵抖动。
糟糕,是上方保护点松动了。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地心引力就拉着他,如自由落体般,开始失控地往下坠。
冲坠
在乡卫生站处理伤口的时候,梁牧也才后知后觉,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坠落是有多危险。
经过一晚上的累积,岩壁湿度增加,高142米上连续两个保护点的机械塞从岩缝脱落,拉出来十几米长的绳子,相当于从四层楼直接摔下去。
保护点一路都有设置,两个被扯掉了,在拍摄位置正下方的第三个点终于牢固地挂住,顶住了冲坠的强大冲击力,把他钉在离地面一百多米的位置上。
可拍摄用的是静力绳,弹力几乎为零,所以他这次是完完全全的硬冲坠。
他手里还拿着十几公斤重的攀登和拍摄器械。
在静力绳拉直触底那一刻,梁牧也右手下意识地攥紧摄像机——这些拍摄专用的器材都十几万。
可他低估了自由落体十几米的重力加速度,那一刻右肩膀如撕裂般剧痛,相机从他手里滑出,跌落山谷,立刻摔得粉碎。
静力绳拉紧后,又摆荡了一下,把他头朝下甩向石壁。
在远处围观的人都吓了一大跳,老杨大吼一声,把郑成岭吼得差点犯心脏病,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最先反应过来的,竟然是还在“飞天”
处练习的潘一格。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