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双叶的回答(第2页)
“..”
话音到此结束,但留给水接天的谜团却更大了。
一色若叶是双叶的母亲,这一点是肯定的。
从第一幅壁画出发,那应该说的是一色若叶死后发生的事情。
那些黑衣人也许是官方的人,也或许是拿到相关审批前来收养双叶的人。
如果是前者,就说明有人来索要一色若叶的相关研究资料。
因为大概也只有这一点能够吸引到外来人的目光。
而后者的话,那会不会就是说明,一色若叶死后,双叶或许还经历了其他‘人情冷暖’?
而第二幅画给出的信息就简单多了:即车祸的事情发生,一色若叶拼尽全力救下女儿,最终牺牲在双叶的面前。
但奇怪就奇怪在第三幅,如果第二幅说明了一色若叶爱着女儿,那这里为什么又展现出了不同风格的样貌?
一个人确实风格不能完全统一,因为那只存在于人们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
一个人甚至就连性格也可能因为某些外界的事情从而发生改变,更不用说情绪了。
但这里是‘印象’,即双叶这个女儿对于一色若叶这个母亲的印象。
那么两极分化这么严重就值得思考了。
因为印象虽然也有好有坏,但对于某个人的印象依然是从现今存在的记忆之中出发的。
那么这个时候对某个人的印象,就像是一条切线,属于那个圆上的特殊点位。
这也是有偏向性的,比如整体来说,记忆中的人虽然有点不好的地方,但对方为自己扛过刀、救过命,那总该是倾向于结交之类好的方向。
那么印象之中,其描写与刻画也会偏向于好的方向。
就比如那句情人眼里出西施。
当然这只是个例子,反过来说也可以。
比如某个人哪哪都好,但就是有一点讨人不喜欢,那么放在印象中就是即便其表现的多好,也总是偏向于坏的那面。
而像现在这样双叶宫殿里出现截然不同的两面,就多少有点诡异了。
“难道说..”
他本想吐槽是不是有什么精神疾病,但想到了这里是双叶的宫殿,所以最后理智地选择了闭嘴。
光线越过壁画打在第三道大门上,大门随之打开。
而重新回到大门前,水接天却是发现了门后居然还有个小门。
门的风格与现实中双叶的相似,都是用胶带粘的紧紧的。
“过不去吗?”
他摸了摸下巴观察着面前的小门。
这时阴影双叶出现在一旁:“你都看到了..”
“什么?”
“我应该去死的。”
水接天没等她继续说话,将手掌搭在她的脑袋上轻轻揉动:“别想那些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