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2页)
老何头又忙摇着脑袋说,“这里不但做得地道,鱼也讲究,都是当天早晨从松花江新打上来的活鲤鱼,个头都在五斤以上,小的不要,隔天的不要。
你要吃哪条,可以到后屋现挑,然后当你面挂起来放血,活着剥皮,片肉,一边片肉那鱼尾巴还一边叭叭打案子……怎么,您笑,不信?走,您跟我到后屋看看,耳听是虚眼见为实,走……”
正在老何头去拉王一民的时候,跑堂的端着一大盘子生鱼上来了。
老李贵忙说道:“行了,先吃鱼吧,早点吃完了好让位,人越来越多了,省着挨挤。”
老何头一看生鱼来了,眼睛都发亮光了,他指着大盘子说:“好吧,老弟,你先尝尝这天上难找地下难寻的美味吧。”
他回头又对跑堂的说,“拿辣椒油,四壶酒。”
跑堂的应声走了。
王一民看这盘子足有二尺长,里面码着黄色的蛋丝、白色的洋粉、绿色的瓜丝、红色的胡萝。
丝,顶尖上除了挂着油珠的新出勺的炒肉丝之外,还有一小堆熏烤得焦黄的鲤鱼皮,下边的基础部分则都是切得细细的生鱼丝。
跑堂的又拿来四壶白酒和半小碗金红色的辣椒油,老何头接过辣椒油,一扬手都倒在生鱼盘子里了。
他一边开始拌着生鱼,一边咽着唾液说:“”
吃生鱼非得辣椒油不可。
其实凡是凉菜都喜油,有人说吃凉菜省油,那是不懂。
吃凉菜最费油,油小了干乎拉的不好吃。
“说到这里他顺手夹起一块鲤鱼皮对王一民说:”
您别看这玩艺黑漆燎光的,只有加上这玩艺才别有风味。
您看这鱼皮是黄黑的,鱼肉是白白的,这都是手艺。
鱼肉得放血,切丝,然后用老醋泡,泡好了把醋扔掉,这才能上盘子。
你们这新派人物不是讲究卫生吗,其实咱们中国菜是最讲究卫生了,生鱼丝用老醋一泡,既杀菌又消毒,比那半生不熟的外国菜卫生多了……好了,快动筷子吧,您先品尝品尝这味道。
“这时候老李贵等已经把酒倒好了,大家就动起筷来。
王一民吃了一口生鱼,觉得味道确实鲜美,鱼丝既嫩又脆,明明是生鱼却没有一点生性味,本来是用醋泡过却又没有一点酸性气,只觉鲜而不腻,香而不腥。
不由得连连点头赞道:“好鱼,好鱼!
确实是名不虚传,与众不同!”
老何头一听哈哈大笑着说:“好一个‘名不虚传,与众不同!
’到底是有学问的人,出口成章。
您这八字真言,算说到家了。
他们这要的就是这八个字。
诸位今天放开量喝酒,放开肚子吃鱼,吃完这盘再接上,不吃够不撂筷。”
大家在老何头的热情相让下,就都吃喝起来了。
但除了老何头一个人兴味盎然地全心全意吃生鱼喝烧酒之外,其余几个人都是心中有事,不肯多喝。
王一民一边吃着生鱼,一边应酬着老何头那滔滔不绝的话语,同时眼睛不放松地观察着窗外的人流。
人流中除了正常的游人过客和乞丐之外,还不时出现穿着制服的警察,贼眉鼠眼的特务,耀武扬威的大兵,还有全副武装戴着袖章的军警稽查处的官兵、警察厅“尔字号”
的侦缉队员。
这些家伙在人流里左顾右盼,寻事生非,给这个表面上繁华的游乐市场罩上了一层无形的阴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