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2页)
&rdo;
杨慕听了一笑,点头道,&ldo;又陵这番评议好,看来觉得黄公望有些迂的不止我一个。
&rdo;他的目光转向那副六君子图,画面上绘有远山遥岑,平阔静湖,疏疏淡淡六株古木,却是错落有致,意境萧朗,他极爱那画里的韵致,自然认真的看了许久。
谢又陵含笑不语的在一旁注视着他,半晌轻声道,&ldo;诚义若喜欢,公主可以再去寻些武英殿中藏品。
&rdo;
杨慕闻言,轻轻一笑道,&ldo;我却当不得这样的盛情,翰墨丹青,古籍善本,皆是可遇不可求之物,有缘相见我已是心满意足,并不敢存了占取之心。
&rdo;
谢又陵一怔,旋即已有些明白他的心思,倒觉得自己适才那番话亵渎了他,便低下头去一时未再言语。
杨慕不以为意道,&ldo;听母亲说,又陵想去看看公主府建的进度,此刻我陪你前去如何?&rdo;
谢又陵想了想,从容笑道,&ldo;其实也未见得真去看,娘娘不过要问公主府够不够富贵奢华,这还能错得了?凭皇上疼公主的心意,不必看也猜得出。
&rdo;他挑眉一笑,又道,&ldo;当此仲春时节,又是这般好的天气,合该游春去才是,我听说会试过后,举子们都去了高粱桥踏青赏景,我是很想见识一下,不知诚义有没有兴致陪我一道?&rdo;
杨慕被他说的心里一动,也确凿想去看看那些新科举子的风采,当即点头道好,又叫了人去回太太,只说自己陪谢又陵出门一趟,少顷便回来,曹拂自然应允。
杨慕又让人备了马,心念略动,想到早前谢又陵提过想学射箭,便又备了弓箭悬于马鞍处,之后和谢又陵并肩策马向高粱桥行去。
高粱河的水源自西山,一路蜿蜿蜒蜒流淌而下,静静润泽着京城的阡陌土地和百姓人家。
他们到时,沿河两岸已挤满了踏青的游人,熙熙攘攘,喧嚣热闹,几乎连一隅坐处都难寻觅。
谢又陵不禁叹道,&ldo;原本是来看青山碧水,这会儿到成了看人了,京城虽大,想寻个清净却是不易。
&rdo;
杨慕朗然笑道,&ldo;那便融入其中罢,感受一番红尘中的妙处。
&rdo;他抬手指着不远处一群身着文士青衫的年轻人,由衷赞道,&ldo;他们想必是今次春闱的举子,看上去年纪都不大,国朝人才辈出,年富力强者甚广,真是让人欣喜。
&rdo;
谢又陵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一众青年围毡席而坐,正在把酒言欢,其中一人执笔在纸上写着什么,想是举子们在此赋诗作对以自娱,两旁却又密密匝匝站着些看热闹的人,内中不乏有衣香粉鬓,浓妆艳抹的女子,那些年轻女孩打扮的俏丽风流,举止活泼随意,浑不似他们素日常见的闺秀仕女,二人正自好奇,先是对视了一眼,随后听见人群中有人高声道,&ldo;今日萧解元怕是要夺了这兰亭雅集的桂冠了,玉姐儿还快不敬解元一杯。
&rdo;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