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2页)
村长一听就知道这二小子以后就跟着沈逸过活了。
他也不好久呆,说完正事就回家了。
沈逸把二小子牵到新房里,给他把散乱的头发梳理好,盘了一对羊角发髻。
好好的孩子,突然就这样了,如果心结打不开,以后可能就一直是个哑儿了。
哎……
「二娃,你听小叔叔说,不管咱们多难受多想不开,都得要说话,时间久了一直不说话,以后就不会说话了,这样以后要挨欺负的。
」
二小子还是木木呆呆的样子,眼睛湿漉漉的盯着沈逸的脸。
他爹娘一走,连个正经名字都没给孩子起一个。
不一会儿官忱回来了,看到房里多了个孩子,他认得这个孩子,只当是来串门,并未多想。
到了傍晚饭点,大家都上了桌,沈逸才说出二小子以后只能跟着他生活了。
官家人并未多言,官母点了头,这事儿就定下了。
只两个姨娘心里不太好受,平白多了张嘴要吃喝。
但她们肯定不能表露出来,说到底她们如今都得靠着官二吃饭。
第三十四章
来了此地这么久,现在春耕也忙过了,粮框也快空了,该借了牛车去趟县城里了。
这次出发去县城,官恒带上了妻子,他们一行四人,借了木买大叔的牛车,为了节省牲口的劳力,他们都走着去,并未坐上牛板车。
今天的牛换了一头,没之前那头温顺,但好在青壮期,有的是劳力。
一路停停歇歇走了近两个多时辰才到,这还是下山快些,回程一路爬坡,得三个时辰打底。
理县开春后主干道上热闹的多了,停了好几个牛板车,拉来外面的货物摆卖。
今天主要是来买杂粮,菜种,和针头线脑的。
这些杂货铺子就有得卖,外面的行商摊子上也有摆卖的,自然是多看看,哪家实惠就在哪家买。
官家大嫂久不出门,本也不是外向的性子,走在大街上都不敢抬头,就怕自己东看西看的惹人不快。
低头盯着脚尖亦步亦趋的跟着官恒,几次险些撞上人。
官恒跟官忱两人看到衙门口贴告示的地方聚集了不少百姓,就也带着沈逸和官家大嫂一起往那边挤过去。
告示:县令大人新迁,为民众谋福祉。
特带来棉花种子,据登记在册的耕土亩产免费发放,收获后缴纳四层赋税,次年自行留种,三层赋税。
官二跟沈逸对视一眼,他们没有地契,今年的耕地全是自行开荒没有登记在册,开荒后的土地去登记需要缴纳一些文书钱,次年还要按正常耕地赋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