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第2页)
弟昨随中山先生来粤,国事蜩螗,无以自勉。
惟有本此精诚,相与始终耳。
一切近情,托石侯兄面达,不复言。
专此,敬请勋安
弟谭延闿三月十六日
至于张、段联合瓦解直系和第二次直奉战争内幕,也有当事人于立言的笔录,他说:
一九一七年七月,冯国璋就任代理总统,段祺瑞仍为国务总理并兼任陆军总长,府院不和也愈深刻,冯段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与表面化。
冯为扩大个人势力,掌握京津,背着段祺瑞,与当时北京九门提督步军统领李长泰暗中商定,成立十八个独立团,向日本订购可装备四个师的军火武器。
不料事机不密,为段探悉,段急派陆军部亲信冷聘渔(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前往奉天,通过丁超(奉天军械厂厂长)、杨宇霆(奉天督军公署总参议),与张作霖密商劫留这批武器共同伙分。
张作霖大喜,即派丁超率队随同冷聘渔到秦皇岛。
冷聘渔事先已准备有陆军部接收军火的证件,待日本军火船&ldo;清快丸&rdo;抵岸后,即办妥手续予以接收。
从此奉系与段系种下善因,为张作霖二次进关伏下引线。
一九二四年直奉战争之前,张作霖已早与段祺瑞、李长泰等往还密约,张允供应段等勾搭直系内部倒戈所需款项及酬应等费,以便在关内买通直系军队。
但杨宇霆说,热河境内直军戒备谨严,硬打较难凑效,不如把张鹏飞(当地士绅、民团头目‐‐引者)拉过来,从刀尔登地方打开缺口,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大军插进去。
张作霖听了大喜,初步谈(金钱收买)妥后,张鹏飞到了奉天,二张相见如故,张鹏飞口口声声说:&ldo;我们是同宗;
我一定保你入关。
&rdo;
一九二四年八月,张作霖派军长李景林和张宗昌率部潜入热河,直奔刀尔登地方。
李景林和张宗易亲往拜见张鹏飞,张派地方民团的马队数十人领路。
李景林派一营骑兵随同马队从刀尔登由山间小道直奔滦县,李景林和张宗昌亲率大军跟随在后直抵滦县车站大桥。
彼时直军主力均在山海关、秦皇岛附近集结戒备,滦县仅有部分铁路护路警看守,不战而散,奉军遂得长驱直入天津。
吴佩孚在前线得悉奉军进关到达滦县确信后,即赶回天津。
吴在天津东站由电话向段祺瑞(段当时在其内弟吴光新宅)说:&ldo;拟把军队开进天津各国租界,好引起外国插手干涉。
&rdo;段回答说:&ldo;你是最优秀的军人,为什么要惹出国际问题呢?我看你先休息几天吧!
&rdo;吴佩孚听了之后连称:&ldo;老师,我遵命。
&rdo;当即乘车回塘沽转船逃走。
……8
张作霖在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在张学良和一批得力将领的帮助下,埋头整军,有了两年的充分准备,特别是他是在北方直系政权出现危机之时,率军入关,进行第二次直奉战争的;加之,又取得了直系内部具有革命思想的将领冯玉祥的支持与配合(冯于1924年10月间发动&ldo;北京政变&rdo;,囚曹锟,赶走了吴佩孚),所以第二次直奉战争奉军大胜。
当时,冯、张等曾联名邀请孙中山先生北上,共商国事。
在此后政局的归属与方略上,他们虽有分歧,如冯倾向于请孙中山主持,召开国民会议;而张则倾向于拥段,主张举行以实力派的代表为基础的善后会议,孙、段之间的联合终因政见不同而破裂。
但在这个时期,他们有过一些接触和交往,原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