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2页)
体上还余几载时光。
春红,
夏绿,
秋黄,
冬霜,
兵戈裹身,
马涉疆场。
志未酬,
愿难偿,
听到的是:将士呻吟悲声哀,
闻到的是:烽火硝烟掳戎装。
看到的是:家乡父老饥断肠,
得来的是:为他人做嫁娘妆。
13
&ldo;郭松龄致张学良军长的信&rdo;是在班师回奉的途中,张作霖用飞机往下撒传单以召唤旧部弃郭来归时,郭松龄的妻子韩淑秀在阵地上声泪俱下、当众宣读的:
汉卿军长钧鉴:
…………
松龄自受知遇七、八年矣。
公待龄以恩遇,龄报公以忠诚。
患难之交,讵忍相违。
惟龄主张班师,实出于不得已,而公所责于龄者,似犹未能谅解。
谨本来书之意,分公私两项言之:
先言公意:武力统一,拂逆世界潮流违反国民心愿,为万不可能之事。
项城(袁世凯)、合肥(段祺瑞),及曹(锟)吴(佩孚)之失败,可为殷鉴。
我公父子,犹思征服各省,入掌中枢,纵令耗尽东省人民膏血,掷尽士卒生命,亦决难达到目的。
此龄主张班师之原因一也。
……奉天钱法日见毛荒、奉票低落至二折有零,东省胡匪遍地,人民不能安居。
不思治邦,而犹复争城争地,攘为己有,胜则毒逋全国,败者祸留桑梓。
责之良心,能无作悔?
此龄主张班师之原因二也。
……本省产业,邻国肆意经营……大好国土让与外人,而专向疮痍瘦敝之内地,扰攘争夺,用意安在?此龄主张班师之原因三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