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页)
最后当他得知和谈不成,而不得不&ldo;自己人打自己人&rdo;时,他是很不情愿地走上战场的。
而当郭氏兵败被俘、眼看生命难保之际,他又极力设法营救,甚至不惜冒着很大的风险,准备送郭出国,可谓仁至义尽矣。
然而,事与愿违,当张学良这一切努力均告落空时,他是无限痛惜的,致使他&ldo;感慨多端,不免藉物消愁,同时夜以继日的奔劳,于是藉刺激为使精神振奋,因而为阿芙蓉所染。
&rdo;
(23)这也有力地说明,这件事对他是一个多么大的刺激!
但张学良并没有消极,痛定思痛,他从悲愤中奋起了!
这也就是说,郭松龄的&ldo;血并没有白流,张学良又走上了郭松龄之路,而且走得更远。
张学良用&lso;兵谏&rso;影响乃父,促使张作霖逐渐生长反日反内战的趋向,用武力制止了杨宇霆穷兵黩武的道路,完成了郭松龄未完成的遗志。
历史辩证法的道路,简直使人眼花缭乱,惊叹不已。
&rdo;(24)
是的,郭松龄之变是被平定了,但它的影响却是积极而又深远的。
有人以为经过残酷镇压,就不会有人再存二心了,实际不然,觉醒了的志士仁人是不怕压的,他们不仅不会被屠杀所吓倒,压力反而会成为新的更激烈的反抗的动力。
同郭松龄一样具有民主思想的爱国军人张学良,这个奉军中的新的郭松龄,不正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中国现代革命历史上掀起了更大的波涛、创造了更加引人注目的光辉业绩吗?!
--------
11314 杨大群:《东北王世家》,春风文艺出版社1984年10月出版。
2 任松、武育文:《郭松龄》,载《郭松龄反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出版。
3 武育文:《郭松龄将军传略》,《沈阳文史资料》第十辑,1985年3月出版。
4 司马桑敦等著:《张老帅与张少帅》〔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84年12月出版。
5 李坚白:《东北国民军总司令郭松龄事略》,载《郭松龄反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出版。
6 常城主编:《张作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年9月出版。
7820(21) 司马桑敦:《张学良评传》,〔香港〕星辉图书公司1986年7月出版。
9 王之佑:《张作霖击败郭松龄之经过》,《文史资料选辑》第35辑。
1015 赵毅:《郭松龄的崛起》,载《郭松龄反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出版。
1117 何柱国:《郭松龄反奉失败原因之我见》,载《郭松龄反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出版。
12 《在滦州誓师反奉通电》编者注,载《郭松龄反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出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