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2页)
&rso;张学良闻声,急忙披衣请杨入座,杨竟以长者的口吻教训张学良道:&lso;各位厅处长有公事待决,等你数日不见,这怎么成。
老帅在时,可不是这样。
&rso;杨的这种做法,使张学良实在难以忍受。
为此,有一次张学良生气地对杨宇霆说:&lso;我干不了,还是你来干吧。
&rso;杨听后,不以为然,反而很傲慢地回答说:&lso;甭提这个,你身体不好,有事我替你张罗张罗,出出主意,就比什么都强了。
&rso;杨宇霆的心目中根本没有张学良。
&rdo;1
常荫槐的情况又怎么样?很遗憾,与杨宇霆比实在也好不了多少。
此人系吉林人。
1888年生,曾任京奉铁路局长、黑龙江省省长。
他也是以重臣元老自居,藐视张学良,自以为了不起。
他常在私下里流露对少帅的不满,动不动就是:&ldo;小六子少不更世,懂得什么!
&rdo;他把他主管的铁路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对于张学良的命令,他是有选择地听,或者说,对他有利的,他就听,对他不利的,他就抗拒,还振振有词地说:&ldo;这是我的事情,这些车辆归我管,他(指张学良)管不了我。
&rdo;
是的,同杨宇霆一样,常荫槐也有他的&ldo;过五关,斩六将&rdo;。
此人年富力强,有魄力,对东北的交通建设,曾作出过一定的贡献,这也不可否定。
但他&ldo;治事霸道&rdo;,冷酷无情,甚至滥杀无辜,却是犯了众怒的。
据说,&ldo;一九二三年,奉军第四混成旅一个团,驻扎在中东路沿线的博克图车站,因为团长管兵过苛,激起公愤,士兵起来把这个团长杀了,全团哗变。
张作霖闻讯即派常荫槐会同吴俊陞去查办。
常荫槐到出事地点,把一部分叛变逃出的官兵骗回,派兵包围,当场杀死百余人,真是残酷已极,连吴俊陞对这种作法都不满意。
吴认为应该分别首从,不应该滥杀。
&rdo;2另方面,也要看到,常荫槐因为当过司法处长,执法甚严,积怨较多,也是他丧命的一个重要原因。
传说,&ldo;有一次张作霖的岳母王太太的管事人,身穿上校军装。
坐火车不买票,被常荫槐查出,当场把军衣扒去,痛打一顿。
就是现役团营长以下的军官,如有不买票坐火车的,他发现了都撵下去。
高纪毅当团长时,有一次没买票乘车,也被常荫槐从车上扯下来。
常荫槐因为执法无情,无论在老派或新派人物中,同许多人结下仇怨。
张作霖活着的时候,老将庇护他;一旦老将死了,他就成了众矢之的,难免灾祸临头。
&rdo;3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