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第2页)
我倒怕时间过得太快,而希望它慢些,再慢些。
你难道没有同感吗?&rdo;
赵四默默地听着,深沉地点点头,把张学良挽得更紧了。
……9
这天晚上,张学良和赵四小姐象一对初恋的情侣,在幽静的庭院里谈得很久,直到明月隐入不知何时飘来的一块灰白的云层,院子里暗了下来,他们才慢慢步入室内。
这幢掩映在绿荫中的爬满青藤的平房的灯亮了,他们象是全无睡意,又在屋内继续着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
--------
1 刘经发:《子牙垂纶悲蹉跎‐‐田汉和张学良狱中诗》,1983年4月2日,《团结报》。
23 孙玉清:《张学良在台湾》,《新观察》1985年第2期。
4 《中国古代史常识》,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5 《文摘报》摘编稿。
6 顾执中:《报海杂忆》,引文系《文摘报》摘编稿。
7 窦应泰《愿将悲欢写新诗‐‐于凤至与张学良的结合与离异》,载《名人传记》1987年第5期。
8 赵云声:《赵四小姐与张学良将军》,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6年10月出版。
9 张德荣:《红粉知己‐‐张学良和赵绮霞的爱情》,原载《名人传记》1986年第3期。
张学良传--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共剪西窗烛
岁月蹉跎,人生倥偬,转瞬间,六十、七十年代过去,进入了八十年代。
张学良将军的情况怎么样?一位年届八十高龄的老人,难道还不放心,还不放过吗?是的,在舆论的压力下,对他的管束据说早已&ldo;解除&rdo;,他已获得了&ldo;自由&rdo;,可实际这个自由还是有限的,对有关他的消息也一直严密封锁。
但到了1979年的中秋节,出现了一点小小的转机。
原来,这一年的中秋之夜,蒋经国在台北园山饭店附近的官邸,邀请了一小批至亲好友与部属故旧,共赏明月,欢度中秋佳节。
张学良夫妇也应邀出席了。
据说,在招待会上,蒋经国与张学良进行了交谈,&ldo;晤谈甚为愉快&rdo;,但张学良感怀身世,吟诵李商隐《无题》诗一首,诗曰:
来是空言去绝踪,
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
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
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