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深耕涪陵郡一(第2页)
“多谢家主!”
“嗯,接下来的一个月是关键!
还得辛苦大家继续劳作。
每五日施一次农家肥,时刻保持土壤湿润透气……一个月之后若是能够丰收,吾绝不吝啬赏赐!”
“谨遵家主之命!”
又非常留恋而满足的抚摸了每一株土豆苗,关仪对关小七道:“去油坊。”
油菜花这种植物原产于西欧,现在的蜀汉是没有这种植物的。
关仪说的油坊,里面出产的不是用于食用的菜籽油。
而是用于工业生产的桐油。
说起来,后世的华夏最大桐油出产地域就是重庆市的秀山县。
恰好就在现在的涪陵郡境内。
实际上关仪到了涪陵郡后不久就发现这里的桐油树极多。
可惜,限于时代限制。
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充分认识桐油树的作用——对于没有解决温饱的人来说,一个东西价值大不大,首先就问这东西能不能吃?桐油树虽然要结果,但果实的毒性却很大,根本不能吃。
所以,虽然涪陵郡漫山遍野的桐油树,但本地人根本就没有将其有效利用起来:拿回去当柴火烧都嫌烟大!
来到油坊,闻到桐油独有的气味,关仪满眼金光:这都是钱啊!
“现在一个月大约能出产多少?”
新设的涪陵郡油坊的主事,也是关家的家仆,唤做关小基。
“回禀家主。
生产此油,采摘油果、压榨、过滤都极耗人手。
目前油坊内只有二十来人,因此产量不多。
一月也就十石上下。
若是能有充足的人手,奴婢保证,每月出产至少百石以上。”
“汝预计要达到这样的产量,大概需要多少人手?”
“呃,家主,采摘、运输大概需要两百人。
压榨制油安排两班人,每班需要五十人。
过滤需要五十人。
所以至少需要三百五十人。”
“汝计算有误。
须知,如果规模搞大了,附近的油桐树根本就供应不过来。
那就需要到更远的地方去搜集油果。
运输的距离、时间都会变长。
人手又会不足。”
“家主见教得是。
奴婢欠考虑了。”
“嗯,人手的问题我迟早会给你们解决的。
生产出来的成品怎么样?须知我得卖的出去才能有钱给你们增加人手啊。”
“家主,说到这个奴婢可就要好好说道说道了。”
关小基换上了一副兴奋的神情:“此物端的神奇得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