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2页)
大老爷的独子煦大爷在外做官,煦大爷的长子比赵传炜年纪差不多,跟在父母身边,煦大爷就把两个幼子和两个女儿放在家里。
论起来,煦大爷才是赵家真正的长房长孙,但晋国公虽然是次子,他的爵位是自己拼来的,故而赵云阳虽然年纪小,却是晋国公府的世孙。
大老爷赵世崇先举杯,“阿爹,今儿合家团聚,儿子敬阿爹一杯。”
老太爷高兴的眯起了眼睛,“好,好,老大你坐下,这些年辛苦你陪在我身边。”
大老爷笑着谦虚,“儿子只是管些小事,外头的事情,还是庆哥儿在操心,他功劳最大。”
世子爷连忙也起身,“大爷折煞我。”
老太爷让他们都坐下,“比这个作甚,你们各有各的好。
老二和平哥儿在外守边疆,给咱们家争脸面。
你们叔侄两个在家里守家,哪一个都少不了。
庆哥儿整日忙碌,家里这些事情,不都是你在打理。
事情再小,也关系到我老头子的吃喝,难道伺候我就是小事了。”
一席话说得众人都笑了。
女桌那边,王氏亲自给大太太孙氏倒酒,“我整日瞎忙活,多亏了有大娘给我帮忙。”
孙氏年纪不小了,再也找不到当初刚成婚时想和弟媳妇争长短的气势,浑身气质娴静,笑容温和,“侄媳妇快坐,我年纪大了,整日稀里糊涂的,侄媳妇有事只管叫我,不然我怎么好意思吃白饭。”
王氏没进门之前,赵家一直是孙氏在管,等王氏一进门,孙氏立刻放权。
为此,晋国公夫妇没少提携孙氏的独子煦大爷。
两房人其实老早以前就分了家,后来又合住到一起,分分合合,一为形势,二为情感和利益的纠葛。
好在这种纠葛一直良性发展,两房人关系也很融洽。
赵传炜先后给老太爷、大老爷和世子爷敬酒,侄子们也给他敬酒,结果他一不小心酒喝多了。
大家都知道他自幼身子骨不好,见他脸上红扑扑的,世子爷立刻亲自带着他回房歇息。
赵传炜一路再三跟他大哥说道,“大哥,我真没喝醉。”
世子爷笑,“莫要啰嗦。”
兄弟二人一起回了赵传炜的院子,世子爷让人给弟弟打水,又喝了醒酒汤,还是忍不住笑话他,“喝这几杯酒就醉了,以后考上功名或是成亲,不被人家灌趴下。”
赵传炜听见他哥说成亲,忍不住红了脸,“大哥真是的,我就是酒量小了些,又不是器量小。”
世子爷忍不住哈哈笑,坐到了弟弟身边,“今儿去杨家干什么去了?”
赵传炜斜眼看向他大哥,“大哥整日把我当贼。”
世子爷摸了摸弟弟的头,“不是把你当贼,你还小呢,不知道这京城名利场有多肮脏。
咱们家已经够煊赫了,若是再和杨家牵扯不清,圣上那里要不放心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