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页)
当时IT行业发展特别快,市场需求十分明显。
一些国际大公司的技术人员的中文功底要差一些,他们翻译的产品说明书不能让中国的消费者看起来觉得很专业,而英文特别好的人却又不懂技术,市场上就需要有一种中文表达力比较强、英文比较好,还要懂技术的人来充当桥梁,充当转换器,把国外产品的资料呈现给中国的消费者。
而张秀兵的专业是英语,第一份从事的工作正是技术翻译,这样的市场需求在他身上得到了最佳实现。
迪思公司从做国外IT厂商产品的翻译开始,到说明书设计、制作、印刷等一系列业务也被他们一揽子接过来了。
做翻译只是一个切入点,但不是赢利点,这块业务太耗人力和智慧,而且不能无限复制,但如果做了前期的工作,厂商也会把后期的工作交给一家公司来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链条。
在这个业务链条上,翻译、印刷、设计、制作等都被他们公司接下来了,3年多的时间下来,迪思公司在这个行业中成了响当当的公司,能与他们竞争的公司不多。
他们从一间办公室、三张桌子、三台电脑、一个打印机开始,几乎每个月都以增加一个办公室的速度在成长,到1999年的时候,迪思已经一年有3 000万的业务量了。
挫折之后再创业
“1999年跟合作伙伴分开,那应该是人生的一次挫折,如果我们的理念一致的话,应该不是现在的这个样子,应该比现在好得多,因为那已经是一个做得相当好的平台了”
,张秀兵回忆起分手的那段经历,心中仍然充满了无限的叹惋,“每个人对公司的感情都极深,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当时谁都不愿意走,两个人互相抬高价格来购买对方的股份,后来我看没有办法只好说我走吧。”
张秀兵又说道:“我在迪思做了好几年,虽然在资金和经验上有了较多的积累,但当时迪思的运营主要是承担拿单之后的所有工作,没有做过客户和市场销售,因此与客户打交道需要重新开始,几乎跟白手起家差不多“从迪思出来的时候目标不是特别明确,只是希望在这个行业中做得比较专业点,不完全是为了赚钱,后来走着慢慢就看清楚了。”
1999年6月宣亚智杰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注册登记成立。
宣亚智杰成立之初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气势,在办公室、办公设备、网络建设等方面的筹备就投入近百万元,其目的就是要在最繁华的办公路段、最方便的交通枢纽、最现代的沟通网络的基础上,配备最专业和最敬业的人,全身心地投入。
真可谓来者不善,野心不小。
刚开始也就是五六个人,业务开始还是从做设计、制作、印刷、活动管理等开始,和以前的客户群差不多。
跟迪思是绝对的竞争,但大家的方向不一样。
他们计划的当年指标是要做到500万元的销售额,100万元的利润,刚开始时大家心里都没有底,真的觉得是个天文数字。
一开始接的工作也有几千元的,第一个月下来只做了5万元,亏损了二三万元。
但只要大家认为方向是对的,认真去做,肯定会成功,结果他们用6个月就达到了这个目标,后来一年做了1 200万元,这个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大家。
创业者敏锐的市场本能,要能从混浊不堪的市场中看到空白点,要有先知先觉的敏感度,看准了之后,就要毫不犹豫,努力去做。
创业者不能为市场表面的混混沌沌所迷惑。
做企业要承担风险,所有的创业者都是冒险家,没有不冒险的企业。
创业一方面是冒险,一方面是脚踏实地,从某种意义来说脚踏实地更多,一定要矢志不渝。
张秀兵回忆起当时宣亚智杰公司刚开始运作的时候说道:“什么活儿都要干,现在PFT所有的职位我都做过。
开始时整宿不睡觉,工作起来一整天除了吃饭上厕所哪儿都不去,那段时间工作的时候甚至连抽烟都忘记了。”
走过了第二创业开始时的泥泞,宣亚智杰迅速成长起来。
随着业务量的增加,一个严峻的问题出现了:客户需要的是专业的、个性化的服务,没有人会相信一个许诺左手可以做公关、右手可以做广告的人。
带着这个问题,张秀兵有意无意间和同事、客户、朋友进行沟通,最终有了一个清晰的结构重组解决方案。
2000年的时候,公司的业务分成了3块,公关、广告和活动管理由3个独立的公司来运营,每个公司都朝着专业的方向去做,这也就是PFT传播集团的诞生。
“我希望5年之内PFT能成为中国最受人仰慕的专业传播机构,成为中国公关行业第一推动力”
,提起像奥美或者博雅等同行的时候,张秀兵谨慎地说,“我们尊重奥美在全球的品牌影响力,而在公关业务上要向博雅学习。”
孙宏
点评:
●●●●●●●●●●服务产品的机会
无论公关还是广告或者是活动管理,它们都是一种无形产品,这个无形产品就是服务。
目前中国的服务性业务是一个绝对的空白,服务性收入仅占GDP的3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服务性收入占GDP的60%以上。
所以竞争最激烈的是产品市场,而服务市场的竞争还有很多的空间。
其市场份额不仅可以容纳一个PFT传播集团,即使有10个、8个也不会嫌多,这样都可以做到年收入上千万。
从PFT对第一年的收入利润预测就可以看到这一点,他们预测营业额500万元,其中会有100万元的利润,那么就是20%的利润,这已经远远高过任何一款白色家电产品了,甚至高过联想的计算机、手机业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