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页)
二人洗耳聆听,那老叫花子吟道:
僧道命已短,
孺子何人管?
保存忠良后,
武当求铁伞!
说罢,纵身而走,再不见踪影。
二人开始掩埋尸体。
他们托起冯氏的上身,突然见她用手把火龙镖拔出二寸,口中不时发出微弱的咯咯声,急忙伏身听去,将耳紧贴冯氏的嘴边。
“此儿乃岳元帅之子;老道抢走的,乃是吾弟高凌之子,名叫高风。
此子叫高波,年方六岁;高风八岁,右脚上有‘风’字,但在虫字上缺一点儿。
高波左脚心也有一字,是‘波’字,但不是三点水,而是两点。
望二位切记!
……”
冯氏的声音极其微弱,以下之言,实在无法听清楚。
又见她用手抓几下衣襟,二目瞪在手抓之处,就咽下最后一口气。
二人商量片刻,贺长星撕开冯氏的衣襟。
那上面缝着一块布,将布撕下,就见有一封信,二人仔细看去,只见上面写道:
弟妹冯氏雅鉴:
宠弟与飞乃羊左之交。
高宠为国捐躯,乃武将不可幸免之壮举。
念及弟妹无出,今派颜氏乳母携幼子岳霆,送于弟妹膝下,从此改姓为高,使高家坟头有拜孝儿男,弟妹膝下有承欢之乐。
霆年方三岁,六月十三日午时生。
迎靖康还朝之日,即是高岳团聚之时。
顺拜
近安!
岳鹏举
绍兴九年春
信纸下方的空白处,有几行工整的蝇头小楷,字迹清秀,一看便知是出自女人之手:
吾无出。
弟高凌之子高杰,因其母早丧,亦归吾抚养。
高杰长岳霆两岁,高杰为兄,岳霆为弟。
吾帅风波遇害,故将高杰改为高风,高霆改为高波,令其不忘“风波亭”
之事!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拙妇无德,何敢相比。
信存后世,用以教子。
高冯氏
书于绍兴十一年除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