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2页)
清军入关,一遇抵抗,必&ldo;焚其庐舍&rdo;,&ldo;杀其人,取其物,令士卒各满所欲&rdo;,与日寇绝无二致。
皇太极时三次深入畿辅、山东等地的屠杀抢掠在许多方志中有明确记载,皇太极掠济南,城中积尸十三万,运河之水变红!
!
!
其手段之残忍、屠杀之野蛮、破坏之惨重远远超过日本鬼子之&ldo;扫荡&rdo;。
其凶残不逊于乃翁,至于多尔衮,更是青出于蓝。
从顺治二年四月清军南下开始,满清即以民族征服者自居,杀戮立威,演出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屠城悲剧。
大肆烧杀劫掠之后,多尔衮又竭力抹杀汉族的民族意识,清廷颁行&ldo;留发不留头&rdo;&ldo;剃发易服,不随本朝制度剃发易衣冠者杀无赦&rdo;&ldo;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
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尽行屠戮。
&rdo;的命令拉开了征服中国人的序幕。
这是多尔衮代表满洲贵族发布的&ldo;屠城令&rdo;,有蓄发者立执而剃之,不服则斩,悬其头于剃头挑子所缚高竿之上示众。
汉人激烈反抗,多尔衮则一意孤行实行民族高压政策,竟下令&ldo;凡有为剃头、圈地、衣冠、投充、逃人牵连五事具疏者,一概治罪。
&rdo;汉人被迫改穿难看至极的满人服饰,使延续三千多年的汉族衣冠毁于一旦。
与其说忠于明朝,不如说保卫中国人民族生存的民族英雄史可法等又以文天祥似的姿态在这一刻站立起来,民族的脊梁英勇反抗着外族侵略者和汉奸的联合攻杀。
殊死搏斗后,于是其后就有了著名的&ldo;扬州十日&rdo;与&ldo;嘉定三屠&rdo;,因为有专书记载为人们所熟知。
尔后就是血洗江南、岭南,屠江阴、屠昆山、屠嘉兴、屠常熟、屠苏州、屠海宁、屠广州、屠赣州、屠湘潭。
此外还有,屠大同、屠四川等等,清寇甚至勾结荷兰殖民者,攻屠思明州(厦门)。
这些屠戮和&ldo;扬州十日&rdo;、&ldo;嘉定三屠&rdo;一样的血腥、残忍,都是义士百姓屠戮殆尽,尸积成山,血流成河,不过是没有专著记载而已,(你可去翻翻各地的方志)。
至今人们谈起多尔衮这个欠下我汉人累累血债的魔头仍切齿不已。
南方一带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一个个被血海笼罩,明末的资本主义萌芽摧残殆尽,至少六千万人惨死,可能远不止此数,还有很多被掠为农奴。
多尔衮实乃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屠夫。
四川在明末遭受过张献忠的杀戮(有专家认为是满清的栽赃),清军进四川,杀的更干净,&ldo;民贼相混,玉石难分。
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rdo;,这是1649年满清政府屠四川时张贴的公告!
(日本人还挂出&ldo;皇军不杀良民&rdo;之类的幌子遮掩遮掩,满洲人连这都不用)。
比如清军陷昆山,在那里抵抗了三天的义军逃走,于是对平民实行大屠杀,当天的死难者就达四万,&ldo;昆山顶上僧寮中,匿妇女千人,小儿一声,搜戮殆尽,血流奔泻,如涧水暴下&rdo;,清兵的野蛮、凶残可见一斑!
1649年(顺治六年)郑亲王济尔哈朗占领湖南湘潭后的屠城;同年平定大同总兵姜镶为首的山西反清运动,&ldo;朕命大军围城,筑墙掘濠,使城内人不能逸出,然后用红衣火炮攻破,尽行诛戮&rdo;,不仅大同全城军民屠戮殆尽,&ldo;附逆抗拒&rdo;州县也不分良莠一概屠杀。
1650年平南王尚可喜与耿继茂攻克广州时的屠城&ldo;再破广州,屠戮甚惨,居民几无噍类。
……累骸烬成阜,行人于二、三里外望如积雪。
因筑大坎痤焉,表曰共冢。
&rdo;&ldo;甲申更姓,七年讨殛。
何辜生民,再遭六极。
血溅天街,蝼蚁聚食。
饥鸟啄肠,飞上城北,北风牛溲,堆积髑髅。
或如宝塔,或如山丘……&rdo;,充分暴露出满清标榜的&ldo;吊民伐罪&rdo;的伪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