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第2页)
望着自己祖祖辈辈,梦想中的土地,许多人都捧着那张薄薄地契跪在了县衙。
百姓们是最善良,和最容易满足的人群,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让全家一年都能吃饱饭,儿子能上学堂,能光宗耀祖。
现在复国军把这一切都给了他们,他们的心里已经站在了复国军这一边。
这复国军的招兵令一开,无数的百姓把自家的孩子纷纷送到了县衙。
在短短的时间内,复国军就在整个湖南招了十五万人。
当然这些人都还不能算着是士兵,只能算着预备兵而已。
&ldo;唉!
要是复国军早一点打来,咱家老爹就不会饿死了。
&rdo;屋子,一个想起明年就可以耕种自己的土地,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家里的老人来,去年的冬天里,家里的粮食不够吃,孩子的爷爷,被饿死在了床上。
一想到这里。
他的眼角不禁湿润了起来。
要是复国军早点打来的话,他爹就会饿死了。
&ldo;狗剩!
你就不要伤心了。
这都是命啊!
&rdo;旁边的闲谈的人,劝慰到。
大家都是一个村子里,谁家有个事情,大家谁不知道啊!
想起老汉这么好的,却被饿死在床上。
想想都觉得心酸。
&ldo;都怪那些该死的鞑子!
不顾咱们老百姓的死活。
真他吗不是东西!
&rdo;其他人也跟愤恨的骂道。
&ldo;就是!
要不是老这把老骨头不行了,我也却复国军参军去。
&rdo;
提到这,大家顿时收起了哀伤的情绪,兴奋的讨论着着征兵的情况来。
&ldo;我的乖乖。
老王家那小伙子被征兵的县官大人看上了,立马发了三两银子和两袋大米的安家费,据说每个月,还能得到一两银子和两斗米的饷银勒!
&rdo;那人想起那定白花花的银子,和两袋大米,脸上流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