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1页)
因此,身负重任的佐尔格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
1930年1月17日,佐尔格来到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会见了总领事吕特&iddot;弗赖赫尔,并取得了总领事的好感。
从此,佐尔格以《法兰克福报》记者和《德意志粮食报》通讯员的身份活跃在上海的社交圈子中。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佐尔格的简历。
理查德&iddot;佐尔格于1895年10月4日出生于苏联巴库,1902年随父母迁居德国柏林求学。
他的父亲古斯塔夫&iddot;威廉&iddot;理查德是位熟练的石油钻探专家。
母亲尼娜&iddot;森约夫娜&iddot;柯贝勒夫是位俄国妇女。
叔祖父弗里德里希&iddot;阿道夫&iddot;佐尔格,是德国最早的共产主义战士之一,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亲密战友。
1914年,18岁的佐尔格应征入伍,在柏林德国皇家陆军第91团服役,不久便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大战结束后,佐尔格离开军队,先后进入三所大学,攻读哲学、国民经济学和社会学、法学,最后获汉堡大学博士学位。
在学校期间,他先是加入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后加入德国共产党,多次参加工人运动。
1925年1月,佐尔格以德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代表大会,从此奉命参加共产国际情报组织的工作。
1929年,苏联红军总参情报部四局局长别尔津将军召见佐尔格,对他的才华大加赞赏,并要求他加入苏军反谍报系统。
佐尔格欣然应允,当即接受了对日本帝国主义进行战略侦察的任务。
因此才有了这次中国之行。
在租界一位朋友的帮助下,佐尔格在市中心南京路上的一家豪华旅馆住下。
他所住的四楼房间的窗户正对着黄浦江畔宽阔的外滩马路。
旅馆的主人沙逊过去靠走私鸦片和军火发了横财,后来鉴于局势动乱不安,便将所赚的钱财转向投资,开了这家颇具规模的旅馆。
佐尔格初到上海的日子,是在焦急和等待中度过的。
因为临行前在莫斯科,别尔津将军告诉他,不久会有一位苏军情报部门的特使和一位无线电发报员来上海配合他工作。
两个星期过去了,特使和发报员仍杳无踪影。
不甘寂寞的佐尔格再一次来到德国总领馆,拜访对他印象颇佳的总领事弗赖赫尔。
在谈话中,总领事提出的一条建议,令佐尔格颇感兴趣。
总领事说,他可以到中国的首都南京看一看,认识一下在蒋介石军队供职的德国军事顾问。
他们能随意走访中国各地,到处都可以通行无阻。
如果跟这些中国军队的德国顾问建立起良好关系,可以使他在中国的工作一帆风顺。
总领事的建议正中佐尔格下怀。
本来,这次到中国的目的之一,就是了解德国军国主义分子是如何和中国的蒋介石集团勾结的。
初春,佐尔格乘火车到了南京。
佐尔格到了南京后没有在旅馆耽搁,直接来到了德国军事顾问团总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