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1页)
两人在新亚饭店四楼的一个房间内会面。
华尔顿说道:&ldo;你回来也是一件好事,虽然远离特务机关,但你可以深入到上海的日侨当中了解他们的动向。
还有日本领事馆、海军陆战队,都是你侦察的目标嘛!
&rdo;
川合定吉感到华尔顿的话很有道理,于是说:&ldo;对,您讲得很对。
上海日侨势力非常大,特务机关大多与他们合作密切。
还有,井上公馆那伙人也是很厉害的,在那里也可以搞到情报。
&rdo;
&ldo;另外,我发现法租界亚尔培路上的俄罗斯夜总会也和日本人有交易,你要注意。
&rdo;华尔顿尽管平时深居简出,还是对外面的事情了解不少。
他怕川合离开了五年,对上海的情况有些生疏,便不断地给他介绍情况。
川合通过这次接触,对这个军人味十足,甚至有些古板的上司更加喜欢了。
他从华尔顿身上看到了很多难得的品质:沉稳、冷静、干练,这些都是一个情报人员所应具备的。
在上海虹口狄司威尔路与天潼路菜场横街的交汇处,有一座二层日本式红砖楼,看上去既不气派,又不显眼,门口的木牌上书:井上公馆。
这里便是日本浪人特务井上日召的住所,也是上海滩浪人特务流动的秘密据点。
井上日召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在日本陆军混过一个时期,于1909年辞去军职来到中国,成了一名日本浪人。
井上纠集大批亡命之徒、退伍军人组织了一个&ldo;血盟团&rdo;,专门从事对中国的侦察破坏活动。
1929年,井上来到上海,在南京路哈同大楼三楼开设&ldo;通原洋行&rdo;,以开展中日贸易作掩护,从日本国内招集一批法西斯特务分子为骨干,收买一批汉奸为爪牙,进行刺探政治、军事情报和从事破坏活动。
&ldo;一二八&rdo;淞沪战争爆发后,井上指挥手下在中国军队的后方进行一系列的绑架、暗杀、破坏事件,是个极其凶恶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
井上公馆内部有两个翻译,其中一个叫丁雷声,上海浦东人,约三十多岁。
他本是日本人,幼年时被一个旅日华桥收养,改入中国籍,精通日语和英语。
川合定吉五年前在报社当记者时就与他相识。
这回,他想了解在沪日侨的动向,便托丁雷声带他到井上公馆来看一看。
川合定吉来到了井上公馆,他发现这里戒备森严。
门口设有警卫、传达和门仆,大门敞开着。
但在楼房的平台上,经常有一个日本人在巡视,鸟瞰大门进出的情形。
进入大门,穿过一个小花圃,就是楼房下层大厅,大厅中央放置两张餐桌式的长台子和几张椅子,靠边两张写字台,内部设备十分简单。
大厅旁边及楼上,都是小房间,作为寝室和办事房,表面上看来简洁、清静,而在心理上却给人以神秘、阴森的感觉。
丁雷声热情地招呼川合定吉在楼下落座,告诉他井上一会就来。
随着一阵脚步声,一名四十多岁的日本人走了出来。
他中等身材,狭长的脸型,苍白的面色,穿了一身褐色的西装,手里拄着一根精光锃亮的手杖。
&ldo;井上先生,这位是《上海新闻周报》日文版记者川合定吉先生。
&rdo;丁雷声介绍说。
井上坐下来,傲慢地问:&ldo;川合先生,不知你想采访什么?要知道我是不和新闻界交往的。
&rdo;
&ldo;井上先生,我想了解一下在沪日侨的情况。
&rdo;川合定吉掏出了记事本。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