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史学(第1页)
第五节史学
汉世述作,多在东观;魏世始置著作郎,或隶中书,或隶秘书;已见《秦汉史》第十九章第五节,及本编第二十二章第三节。
《史通·史官建置篇》曰:“旧事,佐郎职知博采,正郎资以草传,如正佐有失,则秘监职思其忧。
其有才堪撰迷,学综文史,虽居他官,或兼领著作。
亦有虽为秘书监,而仍领著作郎者。
齐、梁二代,又置修史学士。
陈氏因循,无所变革。”
案《隋书·经籍志》曰:“史官废绝久矣。
魏、晋已来,其道逾替。
南、董之位,以禄贵游。
政、骏之司,罕因才授。
故梁世谚曰: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
此其所以不得不别取他官,增设新职欤?《隋书·百官志》谓梁有撰史学士,《陈书·文学传》:张正见、阮卓,皆尝为撰史著士,盖即刘知幾所云修史学士。
史官不必能举其职,丧乱时亦或暂缺其官,然载笔之司,究为执政所重,故少获安定,即复设立。
元帝渡江,祖纳劝设史官,当时未用其议,未几,王导复以为言,即于建武元年十一月设立,是其事矣。
(见纪。
祖纳,逖兄。
元帝作相,引为军谘祭酒。
纳好弈棋。
王隐以其少长五都,游宦四方,华夷成败,皆所闻见,劝以记述。
纳因荐隐于元帝。
元帝以问记室参军钟雅。
雅曰:“纳所举虽有史才,而今未能立也。”
事遂停。
然史云:“史官之立自纳始,”
盖纳实首发其议者也。
见《晋书·逖传》。
)割据僭伪诸国,亦多设置。
《史通》言之颇详。
亦有散见诸载记者。
(《史通》云:“伪汉嘉平初,公师彧以大中大夫领左国史,撰其国君臣纪传。
前凉张骏时,刘庆迁儒林郎中常侍,在东苑撰其国书。
蜀李与西凉二朝,记事委之门下。
南凉主乌孤,初定霸基,欲造国纪,以其参军郎韶为国纪祭酒,始撰录时事。
自余伪主,多置著作官,若前赵之和苞,后燕之董统是也。”
嘉平,刘聪伪号。
和苞撰《汉赵纪》十卷,见《隋书·经籍志》,此外皆无可征。
诸国置史官之事,见于载记者:《晋书·石勒载记》:勒伪称赵王,命记室佐明楷、程机撰《上党国记》,中大夫傅彪、贾蒱、江轨撰《大将军起居注》,参军石泰、石同、石谦、孔隆撰《大单于志》。
及僭号,又擢拜大学生五人为佐著作郎,录述时事。
《李雄载记》言雄兴学校,置史官,已见第一节。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