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明帝诛戮宗室大臣(第3页)
杀机既动,彼此相猜,不必冀幸非常,即为免祸计者,亦或不得不尔也。
而诏又云:“为诏之辞,不得不云有兵谋,非事实也,”
则又虑四方因休仁有异意而生觊觎,故曲讳之,转非其实矣。
史云:上与休仁素厚,至于相害,虑在后嗣不安。
休仁既死,痛悼甚至。
谓人曰:“我与建安,年时相邻,少便狎从。
景和、泰始之间,勋诚实重。
事计交切,不得不相除。
痛念之至,不能自已。
欢适之方,于今尽矣。”
因流涕不自胜。
亦云苦休若,初刺雍州。
四年,迁湘州。
休祐入,改荆州。
休祐被杀,休仁见疑,京邑讹言:休若有至贵之表,帝以言报之。
休若闻,甚忧惧。
会被征代休祐为南徐州,腹心将佐,咸谓还朝必有大祸。
中兵参军主敬先因陈不宜入。
劝割据荆楚,以距朝廷。
休若伪许之。
敬先既出,执录,驰使白之。
敬先坐诛死。
休若至京口,休仁见害,益怀危虑。
上以休若和善,能谐辑物情,虑将来倾幼主。
欲遣使杀之,虑不奉诏,征入朝又恐猜骇;乃伪迁休若为江州刺史,征还召拜。
手书殷勤,使赴七月七日。
即于第赐死。
于是文帝之子,存者惟一休范矣。
帝之猜忌好杀,不徒在同姓诸王也,袁忠于所事,当其对敌,不得不事翦除,事平,固无所谓恩怨,乃流其尸于江;徐爰亦何能为,乃徙之交、广,亦可谓酷矣。
其所任者,为阮佃夫、王道隆、杨运长之徒。
史称其并执权柄,亚于人主,巢、戴大明之世,方之蔑如也。
佃夫大通货贿。
宅舍园池,诸王邸第莫及。
伎女数千,艺貌冠绝当时。
金玉锦绣之饰,宫掖不逮。
每制一衣,造一物,京邑莫不法效。
仆从附隶,皆受不次之位。
道隆亦家产丰积。
惟杨运长不事园池,不受饷遗。
李道儿亦执权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